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未來的應用將有無限的可能,近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“星光中國芯工程”總指揮鄧中翰10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,中國航天將攜手人工智能技術,人工智能概念股再次引發關注!
中國航天將攜手人工智能技術,相信在不遠的將來,航天器將能夠自主完成制導、導航和控制、數據處理、故障判斷和部分重構與維修工作,從而大大減少對于地面測控、通信等支持系統的依賴。
近日,鄧中翰收到中國航天科技(35.160, 0.93, 2.72%)集團公司一院的聘書,成為該院科技委聘請的第10位顧問。
鄧中翰介紹,近年來世界多國都很重視智能自主系統的研究開發,紛紛推出人造大腦計劃,在圖像識別、語音識別、無人駕駛、深度學習、機器人(21.120, -0.09, -0.42%)等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;為了搶占未來太空的制高點,也紛紛加大了對智能自主控制技術方面的投入。
在面向深空探測、小天體著陸、大型變結構航天器等未來航天任務中,需要用智能的方法研究自主規劃、自主導航、自主控制、自主故障檢測等,用智能的技術完成高速信息處理,實現智能控制協同制導等。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,可為航天系統小型化、輕量化、智能化、低功耗以及自主可控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。
相關人工智能概念股:
賽為智能(24.210, 0.46, 1.94%):智能化解決系統服務商,公司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儲備。
華中數控(24.120, -0.32, -1.31%):公司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布局智能制造等有望受益。
科大訊飛(32.780, -0.22, -0.67%):是A股人工智能龍頭,公司在以“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”為目標的訊飛超腦項目上,持續加大投入,在感知智能、認知智能等領域均取得顯著研究成果。
全志科技(62.880, 0.58, 0.93%):致力于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計算平臺、SoC+完整解決方案等。
佳都科技(8.500, -0.06, -0.70%):重點布局人臉識別技術,公司的人臉識別算法具有建模速度快等特點,已將其應用于智能安防。